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防灾科普 > 火灾预防

冬季取暖需警惕 别让“神器”变“凶器”

来源:福州支队 作者:林巧玲 时间:2025-02-08 17:38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进入冬季,电热毯、暖风器等取暖设备成为许多家庭的必备用品,尤其在春节临近,人们更希望在寒冷的天气中享受温暖。然而,近期福州市发生的两起电热毯火灾事故,却将这些温暖的“神器”变成了夺命的“凶器”,再次为市民敲响了安全警钟。

  两起火灾事故敲响安全警钟

  1月6日11时10分,福清市港头镇光辉村一民房突发火灾。经调查,火灾起因是一名人员大小便失禁,导致电热毯短路触电,最终酿成悲剧。1月13日09时36分,鼓楼区鼓西街道互爱巷一民房再次发生火灾。经调查,起火点位于卧室床铺处,起火原因是电热毯电气故障引发火灾,导致一名人员当场死亡。

  两起火灾均为电热毯使用不当引发,暴露出冬季取暖设备使用中的安全隐患。那么,电热毯究竟为何会起火?使用电热毯时又该注意哪些事项?

  消防实验揭秘电热毯火灾成因

  近日,仓山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通过现场实验,拆解电热毯火灾发生过程,为市民进行详细科普。实验中,消防员将电热毯平铺在桌子上,用剪刀将表面的绒布剪开,露出里面如头发丝般粗细的加热电阻丝。在通电状态下,消防员模拟两根断裂的电阻丝相互接触,瞬间火花四溅,短短几秒后,被褥里的棉花便被引燃。

  据仓山区消防救援大队高级工程师杨贺明介绍:“电热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阻丝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这些电阻丝由金属制成,若过度弯折,极易断裂或接触不良,从而产生火花,许多事故正是由此引发。”

  消防部门提醒:“选购电热毯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确保其具备热断电保险、恒温功能等安全措施。使用时应尽量平铺,收纳时避免折叠,建议采用翻卷方式,减少对电阻丝的弯折。此外,切勿长时间通电使用,以免热量积聚,超出需求导致温度过高,进而引发事故。如果发现电热毯起火,应立即切断电源,切勿用水灭火。”

  暖风器火灾隐患同样不容忽视

  除了电热毯,小太阳也是冬季常见的取暖“神器”而背后的高温危险性却容易被大家忽视。实验中,消防员在通电的小太阳表面铺设餐巾纸和报纸,短短几分钟内,报纸便开始冒烟并迅速起火。

  “从刚才的实验可以看到,覆盖在小太阳上的纸张在短时间内极易被引燃。”杨贺明介绍道,“一般来说,纸张的燃点约为130℃,而棉布制品的燃点在150℃到300℃之间。在持续制热且无法散热的情况下,很容易达到这些可燃物的燃点,从而引发火灾。”

  针对取暖器的使用,杨贺明提醒市民:“电暖气的使用寿命通常为五到六年,建议市民不要长期使用同一设备。在使用电暖器、暖风机等取暖设备时,应与沙发、窗帘等可燃物保持至少1米的安全距离,切勿用取暖设备烘烤衣物。离开取暖设备时,务必切断电源,避免长时间超负荷使用。”

  家中常备过滤式防烟面罩

  在日常生活中,电热毯、小太阳等电器引发的火灾,往往会在短时间内产生浓烟,严重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火灾中的浓烟含有一氧化碳、氰化氢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气体一旦吸入人体,会迅速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在短短几分钟内致人昏迷、窒息。那么,在如此严峻的火灾形势下,我们该如何保障自身安全?

  “火灾中,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是名副其实的‘救命稻草’。仓山区消防救援大队监督员张赟表示操作方法可以记住‘开、拔、套、拉’四字口诀。

  一“开”,打开防烟面罩的外包装盒,取出密封包装的塑料袋,撕开包装取出防烟面罩;二“拔”,拔掉防烟面罩过滤嘴的内外两个防尘塞;三“套”,将防护面罩套在头上,注意口鼻对准用于呼吸的橡胶圈,整理脖套,让脖套平整紧贴于脖子上,防止烟气进入;四“拉”,拉紧头带,使面罩稳固地佩戴在头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