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江作家协会
作者:林敏
时间:2023-12-28 17:32
西江月·消防指战员
烈焰纵焚铁骨,忠魂犹带柔情。
青春热血洒军营,卿是梦中倩影。
为练非凡本领,每争朝夕阴晴。
但能家国永安宁,不负男儿使命!
一
有福之州,闽都首邑,这里古榕广植,郁郁如盖;这里三山鼎峙,一水长流;这里风景秀丽,四时皆美,为东南沿海宜居宜业城市。有台临江,自古繁华,这里高楼林立,商圈众多,商贾云集,人民生活富足;这里的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古色古香,延续着闽商百年繁华。
在台江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有着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勇毅拼劲;他们怀着召之即来、战之必胜的职责使命;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捍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们是一群血气方刚、义无反顾的中国好男儿,他们的名字叫——最美“火焰蓝”。
2018年10月9日,公安消防部队不再列武警消防部队序列,原现役编制全部转为行政编制,从此,橄榄绿换成火焰蓝。然而变的是消防员的身份,不变的是他们烙印在胸膛的、对党忠诚、竭诚为民的初心。也许你和我一样只觉得岁月静好,却不曾想过那是因为有他们在为我们负重前行;也许你和我一样,曾无数次受到过他们的守护和帮助,却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那么,今天我要郑重地跟你普及一下:“火焰蓝”和“橄榄绿”都是我国消防员的英雄底色。
二
训练体能从未停,降魔伏火似雷霆。
虎骁鹰疾民心系,待旦枕戈听警铃。
八月七日上午,宿雨新霁,虽有几分炎热,但碧空如洗,天朗气清。我带着采写消防救援主题的任务,坐车前往福州市台江区广达消防救援站。见街道干净整洁,秩序井然,不由得想起一周前受5号强台风“杜苏芮”影响,超强暴雨肆虐福州城的情景。“上午还是一片海洋,下午一点就畅通无阻”的福州速度,当时网上好评如潮。这是所有抗台抗灾工作人员辛劳的结果,也是冲在最前、守在最险的消防员不舍昼夜、努力奋战的结果。
第一次走进消防站,颇有几分好奇。只见大楼前的空地上,有十几名消防员正忙着检查装备器材。一袭蓝衣,在高大威武的橘红色消防车前,显出海一般的深邃,天一样的纯净。他们或站,或蹲;或单独折叠水带,或三五人合作操练消防斧、消防枪,都十分投入。不忍打扰,我没有走近他们。我看不清他们的脸,但只觉得有一股青春气息扑面而来,是的,他们本就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同样的韶年,同样的青春,多数人不是享受着美好的校园时光,就是家庭的温暖,而他们却选择了国家,选择了担当。
这里的青春由不得肆意挥霍,365天,24小时,时刻枕戈待旦;这里的青春由不得叛逆任性,钢铁般的纪律锻造出钢铁般的意志;这里的青春由不得迷茫困惑,哨声就是口令,警铃就是命令。
这是消防员寻常的一天。清晨六点准时起床,无论冬夏。当“哔哔哔”的哨声由低到高响起,渐次划破宁静,划破美梦,一天的忙碌便由此开始。接着哨声变为一长两短,全体集合出操,整理内务。八点半训练结束后是早餐时间,饭前一支歌,雷打不动,“驾起我们的红战车,哪里有灾情哪里有我,我们的誓言是舍生忘死”,这是一段高昂的旋律,这是一份铿锵的誓言,这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在再一次一长两短的哨声中,消防员拉开了一天的作战训练生活。单杠引体向上、2分钟立卧撑等9项基础体能训练;背负空气呼吸器折返跑 、400米疏散物资救人等9项应用体能训练……每日一训、每月一赛、季度考核、年度比武,每年平均训练日180天。身着火焰蓝,就必须练兵强能、苦学勤干;身着火焰蓝,就必须无所畏惧,勇于挑战;身着火焰蓝,就必须锤炼血性,你追我赶。只有这样,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才可以拍着胸脯自豪地说:“有我在,请祖国和人民放心!”
“哔哔哔”的哨声由高到低最后一次响起,那是熄灯睡觉的口令。为了保持充沛的体力,晚上九点半一熄灯,他们就抓紧时间休息,因为夜里警铃随时都有可能响起。此时榕城夜未央,欢声笑语霓虹闪,弦歌四起冲霄汉,一派祥和景象。当青春撞上了消防,也许他们最大的梦想就是日夜守护这座城市的平安。
三
春归莫怨误韶华,因为大家舍小家。
火焰蓝中真勇士,爹娘儿女拜托她。
在二楼的小会议室里,台江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张志国向我们介绍大队改革转制以来的光荣事迹:89名指战员,12部执勤车辆,主要承担着台江区18平方公里及鼓楼区一部分10平方公里的火灾扑救、抢险救援、社会救助任务。大队及所属队站先后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市级“五一先锋号”等荣誉,2次被总队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7人荣立个人三等功,50余人被上级嘉奖,5人被总队评为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消防监督干部”、“优秀消防文员”……
每一个干巴巴的数据背后,都是无数有血有肉鲜活的生命;每一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都是他们无数个日日夜夜默默的付出;每一名奋不顾身的消防员背后,都有着多重的社会身份——父母的孩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
此时此刻,也许你和我一样,也想了解消防员群像背后的个体生命,想了解他们的爱情,他们的婚姻,他们的家庭生活,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
没有刻意寻找,他离我最近,个子不高,结实黝黑,淳朴真诚。他说他叫刘阳超,今年34岁,说话间脸上总带着友善的笑意,我们就这样聊了起来,自然而然。
小刘的老家在江西省丰城县泉港镇,19岁来福州当消防兵,已经过了15个年头。这15年,他从一名无知无畏的毛头小子,成长为一名有着丰富救援经验的分队长。这15年,他和队友们一起经历过无数次的实战救援过程;这15年,他立过功,得过奖,但不记得自己遇到过多少次危险,抢救了多少财物多少人;这15年,他结了婚,还当了父亲,如今也算是小圆满。
说起他的爱人和两个可爱的女儿,他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
2018年,他29岁,一枚未婚大龄男青年,趁休假期间去厦门转转。结果这一转碰巧就认识了她,在厦门一家公司工作的同乡姑娘小于。他们迅速坠入爱河,次年就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后来又添了小女儿,大的已四周岁,小的一周半。如今,爱人在家里一边网上办公,一边带着两个孩子,非常辛苦。爱人偶尔也会抱怨,但更多的是为他担心。
说到这儿,他面有愧色。他说,结婚五年,三年疫情,周末经常走不开,自己虽然有休年假,但对于照顾家庭来说就是杯水车薪。八月一日结束了九个月的总队新训工作后,回厦门待了两天,就匆匆返回单位。这几天,不巧小女儿又得了手足口病,怕大女儿被交叉感染,只好把一大一小隔离在不同房间,爱人就更辛苦了。最近不到一周时间较大的出警就有两次,一次是木屋二楼着火,一次是闹市汽车自燃着火,都事关重大,他实在走不开。只是常常会梦见妻子和孩子。在梦里,他是尽职尽责的好丈夫,好爸爸。
临走时,小刘叮嘱我说:“林老师,虽然我有很多生活上的困难,但都是自己可以克服的,希望你写的时候多传递一些正能量的东西。”我笑着点点头,如实记下他的故事,没有花前月下,没有朝朝暮暮,也没有轰轰烈烈,却有着最深情的等待,最执着的坚守,和最无私的奉献。
四
一声警笛即军令,似箭离弦迅且劲。
逆境偏行铁血男,除灾解困护生命。
警铃就是命令,无论寒暑,不分昼夜,只要警铃一响,车辆必须在一分钟内驶离车库,奔赴现场,这就是我们的使命。我问小刘印象最深的一次出警行动,他思忖片刻说:“记得在一个夏天,扑救高层建筑火灾过程中,由于是电梯井电缆燃烧,整座单元房弥漫着浓烟,救援人员需要徒步沿楼梯行进到27层,灭火难度非常大,当消防人员处置完火灾出来累到中暑,虚脱。当时有一位好心阿姨迅速拿了瓶矿泉水喂给我喝,并用湿毛巾帮助我降温,非常感谢她。”
不记得具体时间,不陈说灭火过程,却记住了一个人——控制住火灾后递上一瓶矿泉水的好心阿姨,记住了一个细节——阿姨用湿毛巾帮助他降温。冒着生命危险抢险救灾却不以为功,反而感恩于民,我不由得再次肃然起敬。
大到赴汤蹈火,明知危险也要逆行而上。小到摘马蜂窝、被困电梯、熊孩子卡手、钥匙没带要求破门、各类纠纷导致的跳楼、跳桥等群众身边的急事、难事,都有我们消防员身影。一身蓝装,一身担当,但能家国永安宁,不负男儿使命。他们不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吗?
(作者系台江作家协会林敏,福州市台江区消防救援大队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