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明支队
作者:胡闽强
时间:2023-11-14 18:30
多年来,总队、支队党委始终高度重视郑忠华站的建设发展,始终把“忠华”精神作为基层建设的旗帜。特别是在去年,总队将我们站纳入“1+3+N”典型培树矩阵,应急管理部官网、新华社每日电讯等80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了郑忠华消防救援站的先进事迹,称我们是“会生长的荣光”,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高度的肯定,更是一份绝对的信任!
我是2021年2月从三明支队白沙路特勤站调任至郑忠华消防救援站任党支部书记、政治指导员,在这之前,郑忠华的英雄事迹以及郑忠华站在“忠华”精神引领下前进的点滴故事我早已耳熟能详。对于郑忠华站指战员们来说,“忠华”精神这面旗帜的重量始终是一个谜:它是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为我们指明方向,推动我们砥砺前行;它是一座丰碑,和历史一样厚重,承载着一代代郑忠华站人的梦想、奋斗;它是一面纱,比空气还轻柔,在指战员的心头一飘就已经十九年。如今这面旗帜已经传承到我们新一代郑忠华站人的手上。我们必将传承荣誉,奋力前行!都说“决心易表,红旗难扛”,肩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只有“忠华”传人的感触最为深刻。
2022年6月14日,整个三明市暴雨如注。汛情是命令,险情乃号角,郑忠华消防救援站接到驰援市区的指令。指令下达后,站里“老资历”消防员、三级消防长叶志诚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主动请缨投身到抗洪抢险最前线。他和队友到达三明市区,面对街道楼宇皆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心中十分焦灼。
当天13时许,他们开着冲锋舟,来到东安社区,见上百余名群众被困在小区里,人心浮动。他们用喇叭安抚 “大家不要着急,一个一个按顺序出来”,“让晕倒、受伤的人先走”。一趟,两趟……一人上去搀扶,另一人在下面接传。
孕妇,老人和孩子先行接出来。叶志诚和队友们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出入小区深处,或背或抱,经3个多小时成功转移被困人员30余人,疏散群众200余人。到晚上吃饭时,叶志诚才感觉双臂发沉,连筷子也拿不稳了。
副站长陈国坤,从小在三明市区生活,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亲人也都在三明。他理应比别人更多一份挂牵,知晓暴雨会给家里带来多大的困扰和灾难。但身为一名党员、一名忠华突击队队员,他随同总队前置点救援力量奔赴抗洪抢险救援第一线,前后多次从家门口经过,都只是瞥几眼,暗中在鼓励家人也在激励自己,挺住吧,挺住就是一切!
此次洪水,不仅仅三明市受灾严重,南平市松溪县及周边地区也遭遇了特大暴雨,基础设施严重损毁,停水、停电、停网,断粮、断药……内涝一来,保证饮用水是当务之急,松溪县不少民众家中的供水早已经中断。
为尽快恢复供水,前置点增援防汛救灾指挥部立即与前来求助的县自来水有限公司沟通协调,下令“忠华突击队”赶赴协助抢修。经过32个多小时鏖战的陈国坤,听闻此事后,顾不上歇一歇,主动请战,第一时间随同队友们赶赴水厂参与抢修工作。
近些年来,郑忠华中队(站)参与处置了很多大小事故,包括2015年漳州“4.6”古雷爆炸事故火灾、2016年泰宁“5.8”特大泥石流灾害、2019年“11.24”将乐高速异丁酸槽罐车泄漏等急难险重任务,逐渐成长为一支区域性灾害事故救援的尖刀力量。
“小区部分楼层通道被占,成了储存间。”“社区工作人员反映,前段时间消防通道整顿完,才保持几天又恢复了原样。”在完成本月对华山社区的第二次消防巡查后,作为街巷消防长、郑忠华消防救援站特勤班副班长,党员张翔的工作笔记又多了一些案例。
近年来,郑忠华消防救援站弘扬“远亲不如近邻”理念,鼓励消防指战员担任街巷消防长、参加社区“邻里夜谈会”,实行党员定期回居住地党组织报到等举措,建立党组织引领下的“大众消防”共同体,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提供了坚实保障。
“我负责的这个片区有316户,共1042人,其中独居老人3人、低保户5人、残疾人22人……”说起片区情况,张翔娓娓道来。今年以来,站党支部以华山社区为试点,将社区划分为十个责任区域,每个区域由一名街巷消防长和一名宣传员每月两次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防火宣传工作,同时收集群众意见,逐条整理并督促解决。
郑忠华消防救援站与驻地周边街道社区党组织搭建开放性的互联互动纽带,让党建工作从“各自为战”变为“相邻共融”。今年来,街巷消防长共收集社区消防类民情民意40余条(次),解决群众反馈的消防问题25条,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盛夏的夜晚,由站党支部牵头组织的“邻里夜谈会”在银华社区的公园凉亭热闹开麦。村委会代表、村民代表、企业代表等十余人早已入座,做好了发言准备。
“不要在楼梯间给电动自行车充电,也不要私拉电线给电动自行车充电,否则为火灾留下了祸患。”夜谈会上,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问题引起了大家的讨论,主持人、站长洪伟博及时提醒,群众在生活中切不可为了贪图一时方便而忽视生命财产安全。
银华社区的张锋书记说:“郑忠华站的指战员们充分利用公园凉亭这类‘微空间’开展‘邻里夜谈会’,不仅将党建工作和业务融合,而且为群众创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在交流中大家拉近了距离,群众也更加理解、支持消防工作”。
今年以来,郑忠华消防救援站在银华社区、上坊村等7个社区(村)推行“邻里夜谈会”,站党支部实行“听群众说事、让群众议事、帮群众办事、邀群众评事、向群众晒事”的“五事”工作法,现场办公解决消防问题36件,党员队伍形象得到有效提升。
近年来,忠华服务队百夫长平安乡村治理模式令人耳目一新:“百夫长”就是以100户为基本单元,以消防安全较为薄弱的山村为重点,组成平安乡村治理小组。
灭火班班长黄绍鹏“遥控”灭火的一件事,可说是百夫长作用的一个范例。一天上午,黄绍鹏接到他挂职百户长的一户村民来电:“我家窗帘失火了,怎么办才好啊?”村民慌慌张张,连话也讲不利索了。黄绍鹏安抚他,请他简单描述一下现场情况。原来,该村民家里的孩子外出打工,只剩老两口在家,一早他俩在阳台上点燃祭祀的烛台,待得出去一会儿返家,才发现蜡烛点燃了阳台上的布帘子。
村民家住将乐县高唐常口村,驱车过去得二十多分钟。水火无情,若是开车过去不定烧成什么样子。黄绍鹏智上心来,一面请村民老伴打开手机摄像,一面叫村民如何紧急行动:人站在一侧,用一根晾衣杆将燃烧的窗帘挑在阳台空旷处……再用一盆水把未烧尽的窗帘彻底浇灭。
村民事后感叹:“若不是黄绍鹏同志及时教我们灭火方法,这座祖传的老宅估计保不住啊。”这不仅是一家一户的幸运,也是周边一片高低错落、挤挤挨挨的500多平方米的老宅屋的幸运!“百夫长”这一个远程视频的紧急指导处置,避免了火势蔓延燃烧。
2000年,将乐消防大队负责人从龙池社区了解到邓志文和马郁春两名小同学因家境困难,学业难以为继。郑忠华得知之后,二话没说,当场将刚领到的45元津贴悉数捐出。之后4年,他对两名学生的捐助不曾间断,直至牺牲。
此后,“忠华”传人们怀着对老班长及烈士的敬仰,通过“忠华助学金”毅然接力捐资助学。不仅仅邓志文、马郁春依旧得到忠华服务队的支助,帮助范围还在扩大,南口乡的施刘长、古镛镇的伍智杰等同学,也是在郑忠华服务队的倾情助力下,放下包袱,重圆上学梦。迄今,“忠华助学金”已经发放了第19批次,累计90万元。
会生长的荣光是荣誉,是召唤,是洗礼,是沉沉大地的吁请,是丽日蓝天的见证,是滔滔江河的洗濯,是“忠华”传人扛旗争先的动力……明月千秋亮,还照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