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支队探索“防消联勤”新模式 实现“防+消”网格化工作机制

来源:总队 作者: 时间:2021-10-15 21:26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消防安全关乎群众生命财产,而任何一个不起眼的生产生活细节都有可能引发消防事故。因此,如何破除消防隐患,对治理精细化程度提出了高要求。今年以来,漳州支队围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思路,进一步优化现有消防资源配置,不断创新和发展“防消联勤”新模式,发展出“网格+消防”的消防安全治理新模式,推动消防工作在基层一线落实落细。
  “四员一体”,深度融合防消联勤队伍。支队结合我市消防工作实际,通过反复探索、调研、总结,推出“四员融合”的防消联勤网格机制,以社区或重点单位为中心,将辖区划分为若干网格。选取资深消防员、辅助执法文员、乡镇网格员和单位消防管理员组成专班,担任“防消联勤网格长”,负责网格内“六熟悉”和防火基础工作。实现了防火与灭火深度融合、消防队伍与社会单位的双向互动。
  标识统一,明确人员岗位职责分工。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和日常工作机制,在10天岗前培训的基础上,进行20天实岗实操轮训,包含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及火灾调查、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等内容。经过培训合格的“防消联勤网格长”,协助片区监督执法干部,督促指导基层防控力量开展隐患排查、网格化管理、消防宣传、培训等消防工作。工作中“防消联勤网格长”全程佩戴统一的标识标牌,携带数码相机、执法记录仪及装有龙文区消防基础平台的移动设备。
  科技助力,配套研发专项功能APP。针对检查中消防文员、消防员、政府专职队员、网格员无执法权限,缺乏强制手段和措施等实际情况,支队紧跟互联网时代步伐,将“钉钉”软件在“防消联勤”模式中使用,实现“大数据+微网格”同频共振。立足火灾防控的关键要素,分别设置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重大危险源、消防台账、消防通道、志愿消防队情况、重点部位(VR建档)、平面图或区域图等九大消防终端,形成“火灾风险智能防控、研判预警精准科学、隐患督改精确及时、应急处置智慧联动”的消防安全综合治理体系。平台立足解决基层治理人少事多的矛盾,对于同一事项 “一次录入、分步流转”,实现溯源查询、情况汇总、VR建模、隐患播报等,大大方便了基层网格员实施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在平时,可以实现自查指令、预案管理、应急演练等功能;在战时,可以实现力量调派一键化、指挥调度可视化、协同作战一体化。
  流程规范,实现防消联勤运行有序。“防消联勤网格长”专班利用每周两个半天对预案单位和目标场所进行“六熟悉”式巡查,详细摸排各场所消防设备设施、消防水源、灭火预案修订、消防宣传培训等工作落实情况,将巡查情况记录在“防消联勤信息平台”上。对巡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进行劝阻和制止;巡查后提示和指导单位纠正违法行为、整改火灾隐患;归队时将工作记录移交辖区消防救援机构。
  “防消联勤网格长”是抓深抓稳消防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给防消联勤网格长”普及消防技能、明确消防责任、增强消防意识,从而不断提升消防安全治理网格化水平,切实提高辖区消防安全整体治理能力,打造消防安全长效化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