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总队
作者:新闻宣传处
时间:2022-11-10 20:57
今年11月9日是第31个全国消防日。以“抓消防安全,保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119”消防宣传月活动正在全省广泛开展。福建各地通过“‘基层安全行’推进消防治理”“‘大家一起查’消除火灾隐患”“消防安全科普嘉年华”“消防大体验”打卡等形式多样活动,旨在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学习消防安全知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维护消防安全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
自2018年11月9日转隶以来,福建省消防救援队伍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授旗训词精神,始终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为己任,有警必出、闻警即动,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在重大灾害事故面前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刀山敢上、火海敢闯,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应有贡献。四年来,全省消防救援队伍累计接警出动23.4万次,平均每9分钟就要投入一场战斗,营救被困群众2.5万余人,疏散遇险群众5.6万余人,抢救财产价值29.4亿元。有效应对处置了泉州“3.7”建筑坍塌、龙岩“7.12”精细化工爆炸起火、福州“2.25”印染厂爆炸起火和抗击闽西北暴雨洪涝、跨区域增援江西抗洪抢险等一系列灾害事故……
在这一组组数字的背后,是福建消防救援队伍栉风沐雨的淬炼改变,是全省消防指战员枕戈坐甲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忠诚守护。
铸牢对党忠诚之魂
10月23日以来,新一轮疫情打破了福州的平静。在鼓楼区,有一支驻扎在三坊七巷的特殊队伍,身穿礼宾服,他们是国旗守护者;换上战斗服,他们是应急救援的主力军,他们就是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福州市五一广场国旗护卫队)。而在这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他们闻“疫”而动、迎“疫”而战,又换上防护“战袍”奔赴在“疫”线,疏导人群、指引排队、维持秩序,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确保疫情防控一线现场井然有序、快速高效。
对党忠诚、牢记重托,一直是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党支部创建使命型党支部的着力点。站党支部积极引导全体指战员坚守“护卫国旗、重于生命”的崇高信仰,苦练“站功、走功、眼功、持枪功、展旗功”等“五功”,确保国旗每天与旭日同升、与夕阳同落,实现31年22000余次升降国旗“零失误”。
38公顷的三坊七巷历史古文化街区被誉为“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该站党支部始终牢记为党和人民当好“守夜人”的神圣职责,创新建立“1、2、3”快速响应处置机制,实现了9年“零火灾”,31年无重大灾情。
解难帮困、竭诚为民,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在创建服务型党支部的全过程。组建了“国旗卫士雷锋服务队”,31年如一日,始终保持同驻地群众的血肉联系。2021年以来完成辖区内27家文保单位灭火救援预案修订和“一户一档”资料整理,先后在重点文保单位和其他院落开展区域联防演练、实战化拉动演练110余次。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工人先锋号”“八闽楷模”等荣誉。
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的先进事迹,闻名遐迩,响彻八闽大地。全省消防指战员纷纷表示,向身边的楷模看齐,练好本领,忠诚履职,用实际行动践行职责使命,为新时代消防救援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改制以来,福建消防救援队伍始终继承和发扬队伍光荣传统,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授旗训词精神立起消防救援工作和队伍建设的“纲”和“魂”,全力建设忠诚可靠的人民队伍。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共有10个集体18名个人获省部级以上表彰,13个单位荣立集体一、二等功,46名个人荣立一、二等功,所有地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消防救援支队均被当地党委政府记集体二、三等功。
冲锋在抢险救援一线
从“橄榄绿”到“火焰蓝”。 四年来,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承担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主动对标主力军和国家队职能定位,构建新型应急救援体系,建强专业救援力量,不断锤炼灭火救援技能,与灾害、风险、事故作斗争,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应急值守,冲锋在前,初心不改,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时刻冲锋在抢险救援一线。
2020年3月7日,泉州一酒店发生坍塌事故,现场被困71人。总队第一时间调集全省10个支队1086名消防指战员,9只搜救犬前往救援。经过112小时科学、专业、精准、高效的救援,共营救出42名生还人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防汛救灾是对消防救援队伍的一项大考。全省加强统筹协调和专业力量建设,一批消防舟艇和水域救援服快速配备到位,各地加强水域救援专业训练,优化了防汛救灾的值班执勤和力量调配模式,毫不松懈做好防汛减灾各项工作,筑起防汛抗洪的“坚实堤坝”,坚决维护好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0年7月,与福建一山之隔的江西省遭遇持续暴雨的袭击,汛情严峻。根据应急管理部的统一部署,省消防救援总队在7月13日组织抗洪抢险力量260人、47辆消防车、26艘舟艇,急赴江西省上饶市等地增援。转移群众、安置点消杀、护航中考、灾后重建……圆满完成了驰援江西抗洪救灾任务。
2022年6月,福建普降大到暴雨,省消防救援总队提前研判,集结前置力量,组织福州、厦门等沿海支队的8支水域、地震救援专业编队和战勤保障支队力量,共480名消防指战员,携带72小时保障物资装备,33艘冲锋舟及橡皮艇,前置到三明、龙岩、南平等地市的10个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备勤待命。同时,成立了闽东北、闽中、闽西南3个救援协作区,组建2支总队级、7支支队级、84支站级水域救援专业队伍,形成3级力量体系,随时做好跨区域增援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改制以来,福建消防救援队伍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精神,始终奋战在汛情最严重、灾情最复杂、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锻造消防救援铁军
“消防队伍全面进入‘火焰蓝’新时代,着力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消防铁军。”省消防救援总队负责同志如是说。
着眼全灾种、大应急职能定位,针对福建省情灾情特点,建立健全闽东北、闽中、闽西南片区灭火救援协作机制,建成全省智能指挥系统与接处警系统,全省1.39万支政府专职队、企业专职队和志愿消防队纳入119统一调度体系,与467支社会应急力量和141个省、市两级政府部门建立会商研判和应急联动机制,实现“一体化”快速响应指挥体系。与南昌铁路局、厦航、三明机场以及工程车辆机械、装备物资生产、大型物流等71家企业单位建立快速投送保障机制。
高起点开展按纲抓建,制定完善7个领域15个方面125项规章制度、规范90余项业务流程,累计改造队站240余个,全省基层面貌“焕然一新”。
高质量建强人才方阵,在全省组建13个高中级、104个初级专业技术骨干小组,深入一线、靠前指导;突出抓好灭火救援、装备、通信、火调等急需人才培养,联合福州大学、福建船政学院等地方高校,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800余名指战员提升了学历,2500余人次取得职业技能证书。
深化消防安全治理,坚持综合施策、精准治理,守牢消防安全基本盘,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科学编制《福建省“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专项规划》,推动省、市、县三级消防工作联席会升格为消防安全委员会;委托全省1005个乡镇(街道)开展消防行政执法,所有乡镇设立消防工作站(所),全省核定2662名专兼职事业编制人员从事消防工作。深化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改制以来共检查单位48.5万家,督促自查高层建筑3.4万余栋,整改火灾隐患26万处,完成110座地铁站安全疏散及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消防车道划线率达100%。
改制以来,共新建各类城市消防站78个,建成5个战勤保障物资储备库,建强各级应急通信保障队,配齐关键通信装备,有力提升了队伍打大火硬仗的“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