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媒体报道

《中国应急管理报》:(泉州)当地人做好当地事 身边事讲给身边人

来源:泉州支队 作者:吴文霞 邱虹敏 时间:2025-02-28 17:34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2月20日,《中国应急管理报》刊发了题为《当地人做好当地事 身边事讲给身边人》的文章,对泉州支队积极发挥基层力量优势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指导、宣传教育等工作,为辖区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营造稳定的消防安全环境。原文如下:

2月18日,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驿峰西路一草地发生火灾,前黄消防救援站迅速到场处置,火势得到及时控制。打完火后,消防员组织周边村民开展消防安全警示教育。这是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针对辖区防火实际,开展打火现场“面对面”宣讲的一幕。

泉州市作为福建省经济大市、人口大市,市场主体庞大、产业结构复杂、火灾易发多发。近年来,泉州支队积极发挥基层消防救援站、消防救援勤务中心等基层力量作用,推出“消防护企”平台,建立“三级宣”宣传警示教育制度,以执法检查、上门服务、宣传教育为抓手,营造稳定的消防安全环境。

因地制宜 多维度服务管理

“像前黄镇这样未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轻微且无责任纠纷的火灾,火灾扑灭后,负责火灾扑救的消防员会立即在火灾现场组织受灾户和附近居民、商户等进行防火和逃生常识、‘一懂三会三不’等内容的警示教育。”泉州支队防火监督科负责人蔡汉聪说。

泉州支队根据是否造成亡人和财产损失、是否造成财产损失、火灾事故调查程序是否复杂等考量,综合评定火灾事故,组织对应宣教队伍进行宣讲。

为扩大消防安全宣传覆盖面,泉州支队探索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法,在辖区施行火灾警示“三级宣”制度。该支队组织439名宣教专业人员参加宣讲工作,建立13个大队“宣教中心”、36支消防救援站“防消宣联勤队”、19个小型消防站“防消宣小组”,结合各类场所火灾特点,制定针对性宣讲内容,按照火灾等级开展“轻火快宣”“小火联宣”“大火延宣”的火灾警示“三级宣”活动。

近期,福建福瑞斯户外用品有限公司通过“消防护企”平台预约泉州市洛江区消防救援大队上门开展消防培训演练。宣讲员现场播放火灾警示教育片,全面分析劳动密集型企业典型火灾事故特点,让参训员工了解火灾的危害性、企业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的重要性,并组织员工开展火灾逃生疏散演练、实操灭火器材。

2023年起,泉州支队在闽政通APP、“泉服务”小程序、“泉州消防”微信公众号开设“消防护企”平台,采取免费在线、上门服务等形式,为企业提供培训演练、管理指导、隐患排查等消防安全指导服务。企业只需在相关界面上提交预约信息,该支队就会在2天内联系对接相关事宜。

“企业有个性需要,我们便提供精准服务。在做好企业日常消防监督检查的同时,消防服务指导也要做到有温度、有回应但不扰民。”蔡汉聪说。目前,该市累计为1205家民营企业、148家上市(后备)企业提供管理指导、隐患排查、培训演练等消防服务。

立足基层 全时段护航安全

“如果生产、经营、仓储场所与住宿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未进行有效防火分隔,就属于‘三合一’场所,涉嫌违法,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这份‘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宣传单里有科普资料,可以学习了解消防相关法律法规。”日前,泉州台商投资区消防救援大队出动4个“防消联勤”小组,联合乡镇消防工作站、区公安分局,对辖区酒店宾馆、商场超市、“三合一”场所、大型商业综合体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消防安全集中检查行动。

“防消联勤”小组重点检查各场所消防设施、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用火用电用气和电动自行车管理等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情况。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消防员详细指导相关负责人整改。

泉州支队积极探索推行常态化“防消联勤”工作机制,在队伍中明确消防救援站“消”与“防”并重的职责定位,提高队伍“灭火、巡查、宣传”为一体的综合能力。该支队按照“1名干部+5名消防员”的编配模式在辖区消防站组建53个防火班,因地制宜建立“消防站+消防专家”“消防站+大队监督员”“消防站+镇街消防工作站”等勤务组合,通过优化勤务安排、合理配置资源,建立线索移交、定期会商、信息共享等流程,确保“防消联勤”工作高效开展。

各消防救援站还将防火检查与“六熟悉”有机融合,结合每月火情分析研判情况,制定防消联勤工作计划,区分预案单位和一般单位,填写《防消联勤指导服务记录表》。

“我们指导基层消防救援站紧密结合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泉安’系列行动、‘拆窗破网’等专项行动部署,明确‘2+2+2’最低工作量化要求,即每站每周至少安排2次,每次至少派出2个小组,每小组不少于2人,常态化开展‘防消联勤’。”该支队副支队长陈去非介绍。

分类指导 多角度清查隐患

“随着复工复产的逐渐推进,商场内人员增多,防火压力增大,疏散通道门口要保持整洁,常闭式防火门应当保持常闭,门上应当有正确启闭状态的标识,以确保发生火灾时大家能及时逃生,有效避免火灾蔓延。”2月17日,晋江市消防救援勤务中心工作人员林林说。该中心针对辖区重点企业开展全方位、地毯式隐患排查,对各大型商场的消防器材配备、员工消防安全意识、逃生通道等进行重点摸排、耐心指导。

结合辖区防火实际,晋江市成立事业编制消防救援勤务中心,核定事业编15名。这是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隶后全省首个消防勤务中心。

“我们将中心人员纳入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并对中心人员加强消防业务指导培训,帮助大家在服务社会单位时能够更好地查找火灾隐患问题,做到及时整改。”该支队法制与社会消防工作科负责人黄晓晖说。

在晋江市消防救援大队的推动下,该勤务中心常态化联合当地城管、公安、住建等部门,开展“执法进小区”联合行动。针对辖区居民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隐患,该勤务中心联合相关单位走访各居民小区进行踏勘,并指导各小区物业管理企业工作人员对适合的架空层进行消防安全改造,通过设置2个安全出入口、建设实体墙隔离、改用自动断电设施、增设消防设施等,有效缓解当地居民电动自行车停放压力。

“目前,泉州市已成立9个县级消防救援勤务中心,以行政编‘国家队’+事业编‘地方队’模式更好开展火灾预防、监督检查、火灾事故调查、宣传教育等工作,推动镇街100%承接消防执法,更好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黄晓晖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