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媒体报道

《中国应急管理报》:(厦门)三个海岛一街道 三万群众更安心

来源:厦门支队 作者:陈雅 时间:2024-04-28 17:06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4月22日,《中国应急管理报》以《三个海岛一街道 三万群众更安心——福建厦门翔安区大嶝街道消防安全工作小记》为题,报道厦门翔安区大嶝街道消防安全工作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改造后,消除了火灾隐患,日常生活更安全,我们也更安心。”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大嶝街道一位居民说。日前,该街道消防安全委员会开展自建房摸排“回头看”行动,重点对已经记录在册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复查。
  该街道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发挥街道消安委统筹协调作用,对辖区消防安全薄弱环节加强靶向治理,聚焦电动自行车、“三合一”场所、燃气等重点领域,依托专职消防队、社区微型消防站等队伍力量,不断强化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督促相关方将隐患整改到位。
  该街道地处海峡前沿,由大嶝、小嶝、角屿 3个海岛组成,现有人口近 3 万人,消防基础设施薄弱。如何确保辖区群众能够安全、安心生活?大嶝街道通过建强街道队伍、开展专项训练、重点场所系统改造等,不断夯实当地消防安全基础,形成特色消防安全“秘籍”。
  专业、志愿力量都建强
  大嶝街道岛屿多,岛上老弱群体基数大,上岛交通不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消防安全现实情况对大嶝街道消防工作提出高要求。为此,该街道结合辖区实际,努力探索为群众营造良好消防安全生活环境的方式方法,不断优化硬件设施基础,着力建强海岛街道消防队伍力量建设。
  2022 年 9 月,大嶝街道在原有的街镇专职消防队、海岛社区微型消防站的基础上,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统筹协调街道消防工作,履行消防安全综合监管职责 , 构建由街道消安委、专职消防队、消防工作站、社区微型站为骨干的消防工作队伍网络,推动消防工作专业化,全面提升街道消防安全水平。
  作为距离居民最近的“坚固屏障”,自建成以来,大嶝街道专职消防 和小嶝社区微型消防站从实战出发,逐步提升救援技能水平,为守护街道、社区消防安全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他们来说,“一队多用,一专多能”是基本要求。平日里,队员们开展针对性训练,持续提高应急能力,闻警即动,确保发挥救援实效。
  “看,这面锦旗是2022年春节时我们队员打火、救援的‘勋章’。但对我们队员来说,群众的笑容才是真正的荣誉。”该街道专职消防队负责人说。作为该市第一支“有队址、有人员、有装备、有执勤”的街道政府专职消防队,自建设伊始,该队就按照标准化管理、军事化执勤、制度化保障的模式运行。随着翔安区政府加大经费投入、街道办强化队伍管理、区消防救援大队加强业务指导,该队综合应急能力不断提升,成为给民解忧的暖心“守护者”。
  和专职消防队不同,小嶝微型消防站成员都是岛上居民,他们白天可能是导游、渔民、水电工,晚上就“化身”消防站员,利用空闲时间进行灭火救援训,物起火等类型,队员善于因地制宜,抬着水泵下海,连接水带抽取海水灭火,或骑着电动自行车穿梭在小街窄巷,拎着灭火器处置居民家中的火情。
  防火、灭火设备全配齐
  灭火救援除了部署针对性力量,还得从源头上、细微处入手消除隐患,把更多力量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相较于其他街道,大嶝街道自建房较多,不少老房子建筑耐火等级低、电气线路老化严重,容易引发火灾。
  电闸裸露,布满灰尘蛛网的电线挂在石墙上,老旧插线板悬在半空……在未改造之前,街道消安委工作人员常能见到这样的景象。针对辖区自建房防火需求,街道消安委组织工作人员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并悉数记录在案。根据检查登记记录,该街道加大消防建设投入,在当 地消防部门的指导下,完成 39 家低收入家庭老旧电气线路改造,并为其配置漏电保护器、烟感报警器、灭火器、消防逃生面罩等消防器材,降低了辖区用电火灾事故发生率,夯实了街道火灾防控基础。接受线路改造的家庭非常感谢街道帮忙,纷纷表示,改造后消除了火灾隐患,他们生活更安全、更安心。
  该街道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儿童。他们消防意识较为淡薄,逃生能力和灭火能力相对较差。为此,街道消安委多管齐下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不断增强居民安全意识。
  “街道每个角落都有专职队和社区微站队员的足迹。队员们时常走街串巷给群众分发消防宣传册,走进企业、学校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逃生疏散演练。”该街道消安委相关工作人员说,大家熟练转换闽南语和普通话,并搭配趣味体验游戏,用接地气的方式宣传消防安全知识,不断增强辖区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体验、竞赛群众常参与
  “我们在教育馆内设置的体验项目可视化强、互动性强、科技含量高。”大嶝街道办事处主任、消防安全委员会主任郑全毅说。该街道积极拓展消防知识学习空间,不断扩宽知识宣讲渠道。在街道的推动下,坐落在嶝崎社区的英雄三岛消防科普教育馆在2023年厦门市119消防宣传月启动仪式上正式启用。
  作为居民“家门口”的消防安全教育交流体验中心,该馆依托辖区古建筑文化,提取红砖元素进行内饰设计,让居民好似走进熟悉的闽南古厝。在消防车模型陈列台上,消防安全知识上墙展示,电动自行车火灾试验、消防灭火体验、VR 消防互动、24 种消防结绳、消防知识答题擂台等多种体验项目,直接打造沉浸式学习环境,培养居民消防安全技能。
  “群众来这里参观学习,可以通过实景模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让消防安全意识潜移默化地入脑入心。”郑全毅说。
此外 ,该街道以“四抓四促”为抓手,不断抓落实、抓质量、抓效率、抓创新,促改革、促发展、促和谐、促稳定,在有效净化消防安全环境的基础上,实现辖区火灾形势总体平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