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媒体报道

《中国应急管理报》:做身边的安全守护者——福建厦门市高殿社区义务消防队见闻

来源:厦门支队 作者:苏雯 时间:2023-10-19 16:19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10月13日,《中国应急管理报》刊登了题为《做身边的安全守护》的文章,报道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高殿社区义务消防队见闻。原文如下:

  “上半夜发现一居民家中放置4辆电动车,已通知房东过来配合整改”“晚上上班后,入户发放 《燃气安全使用手册》,并对住户用气用电安全和楼道灭火器压力是否充足进行检查”……早上5时,福建省厦门市高殿社区义务消防队队员陈衍明、洪志钢等人在微信工作群汇报前一天夜班的值班工作情况。

  这对高殿社区义务消防队队员们来说是常态。高殿社区位于厦门市湖里区殿前街道,是厦门市岛内最大的“村改居”社区,常住人口虽仅有1.8万,但外来人口最多时可达20万,最少时也有15万,人口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1600 多家企业,5000 多间沿边店面,加之此前社区普遍缺乏系统规划,热闹的街巷生活背后隐藏着不少消防安全隐患。为守护社区安全,该队实行 24 小时排查隐患机制。

  24小时查险除患

  为增强企业和居民安全意识,高殿社区义务消防队结合社区企业和居民作息特点,形成队员白天入企宣传,晚上 8 时至 11 时逐户宣传的工作模式。

  “居民一般下班吃完饭才有空,这时差不多就晚上8时了,等到晚上11时以后,大部分人就要睡觉了。”高殿社区义务消防队队长张俊强解释。

  张俊强这天凌晨刚结束一起海上救援。他来不及休息,一边整理队员们汇报的信息,一边向记者介绍,高殿社区义务消防队由居民自发组建,成立于2008年,原来是护村队,现有队员70名。

  “目前,社区仍有D级危房2栋,C级危房67栋,在汛期可能存在倒塌等安全隐患。因此,我们组织队友们24小时滚动排查隐患。”张俊强说。

  在日常工作中,队员们借鉴消防救援队伍“六熟悉”工作方法,每天熟悉社区道路、水源等情况,成了社区消防安全的“活地图”。在湖里区消防救援大队的指导下,高殿社区义务消防队设立3个执勤点,24小时执勤,和辖区消防救援站同步接收各类救援信息。

  “前段时间的短时强降雨,导致寨上社1117 号村民家被淹,我们和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再一同去看看。”与记者简单交流后,张俊强又匆匆赶往目的地。

  在该村民家中,村民江加凤说,每逢降雨,旁边臭水沟里的水就直往家里灌,她和家人们不敢睡觉,得时刻盯着。为解决排水口小、水容易倒灌问题,高殿社区义务消防队联合殿前街道、湖里区相关部门人员,查找问题原因,商讨整改方案,最终帮助解决了难题。

  建强队伍“一队多用”

  目前,高殿社区义务消防队“一专多能,一队多用”,队员们既是义务消防员,也是治安巡逻员、卫生安全巡逻员。

  为方便队伍更好开展巡查和救援任务,2022年,殿前街道投入30万元,为高殿社区义务消防队购置 1 辆救援皮卡车及 8 辆两轮消防摩托车;投入280万元,购置12辆六轮驱动全地型车。“有了这些车辆,应急救援更加高效了。”张俊强说。

  高殿社区义务消防队设立3个消防工作室,配有消防战斗服、干粉灭火器、消防水枪、消防水带、消火栓扳手等器材,以及 24 台多功能消防摩托车。队员人手配一部对讲机,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处置。

  殿前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王永表示,高殿社区每年为义务消防队投入200多万元,殿前街道在此基础上每年投入150万元,用于支持队伍运营、队员工资等事宜。

  自组建以来,高殿社区义务消防队被评为2017年感动厦门十大人物 (团体),2018年4月荣登福建省好人榜,2018年6月荣登中国好人榜,2020年12月被福建省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推选为2020年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为让群众生命安全有保障,社区居住环境更安全,我们将持续自我施压、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力求排险除患更加熟练、应急响应更加迅速、灭火救援更加专业,努力成为群众需要、政府放心的社区义务消防队,做好群众身边的安全守护者。”张俊强表示。

相关文档: